一、尤里安进驻安条克准备波斯战争(362 A.D.)
尤里安的《恺撒》是一篇带有哲学意味的寓言,是古代才智之士令人感到愉悦和得到教诲的作品之一。(施潘海姆研究过希腊的“萨提尔”(半人半兽的森林之神)戏剧,通常在悲剧之后演出。他在一本著作的序文里,很广泛地讨论到它的语意、起源、类似和相异之处。拉丁文学里的“萨泰尔”(源于农神)是包罗万象的作品,可以是韵文或散文,但是尤里安的《恺撒》是风格很独特的著作,学者很难将它归到哪种文学类型。)罗马的农神节(译注:农神是意大利本土的神祇,司耕种和收成,节庆祭日是12月17日。)是象征自由和平等的日子,这一天罗慕路斯为奥林匹克的神明和罗马的帝王准备了宴席,众神把罗慕路斯当成够资格的伙伴,帝王则统治好战的民族和地上被征服的国家。不朽的神祇按着天上的次序安排宝座,恺撒的席位靠着月神,俯视人间的天界。那些给神明和人类社会带来羞耻的暴君,被铁面无私的涅墨西斯(译注:涅墨西斯是希腊神话中的复仇女神,也是罗马复仇三女神之一。)头朝下地扔进鞑靼里亚的深渊,其余的恺撒继续向着座位前进。年老的西勒诺斯神(译注:西勒诺斯是森林诸神的领袖,也是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养父和师父。)是笑容满面的道学家,为了掩饰哲学家的智慧,故意戴上酒神巴库斯的面具,(西勒诺斯神矛盾的性格,在维吉尔的第六首《牧歌》里有传神的描述。)当恺撒经过面前时,就不怀好意大声宣布他们的恶行、过错和瑕疵。等宴会结束,墨丘利宣示朱庇特的旨意,要将天国的冠冕赐给功高盖世的人作为奖赏。尤里乌斯·恺撒、奥古斯都、图拉真和马可·安东尼成为最有声望的候选人,优柔颓废的君士坦丁(每位不带成见的读者,对于尤里安反对他的伯父君士坦丁和基督教都看得很清楚,而且免不了加以指责。在这种情况下,诠释家基于宗教的因素,很多地方与原意相违背,也舍弃原作者的观点。)并没有被排除在竞赛外,亚历山大大帝也受邀前来与罗马英雄人物角逐光荣奖品。每位候选人可展现他们的丰功伟业,但从神明评判的角度来看,比起倨傲的竞争对手展开滔滔雄辩,马可谦逊的沉默显得分外感人心扉。等这场势均力敌的竞赛进行到裁判官检视每个人的内心、详细审查行为的动机时,皇室斯多噶派学者的优势引人注意,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。(尤里安在私下表示愿意做希腊人而不是罗马人,当他一本正经地比较一位英雄和一位哲学家时,他觉得人类对苏格拉底的感激之心超过亚历山大。)亚历山大、恺撒、奥古斯都、图拉真和君士坦丁都感到羞愧,承认他们在世努力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名声、权力或乐趣。但神明用尊敬和关爱的眼光,注视一个德行高洁的完人,他即位后施展哲学的训示,渴望有缺失的人类能效法神明的属性。这篇立意良佳的作品(尤里安的《恺撒》)因为作者的地位而使得价值更高,一位君王要是尽情描述历代皇帝的功过得失,等于对自己的言行做出盖棺论定的评价。
尤里安经过冷静的思考,要效法安东尼益世和慈爱的德行,但是他那积极进取的精神为亚历山大的荣名所激发,以同样的热情追求智慧所带来的尊敬和群众所给予的赞美。皇帝精力旺盛,身心正处于一生中的巅峰时期,获得日耳曼战争的经验教训,激起他的雄心壮志,决定要在他的统治之下,创造光辉灿烂和永垂不朽的成就。从印度大陆和锡兰岛(这个岛屿的称呼有塔普洛巴纳、塞伦底布和锡兰,都陆续使用过,显然很难分得清楚到底是陆地还是海洋,罗马人只知道它位于科摩林角的东方。(1)克劳狄在位时,有个自由奴承包红海的关税,在偶然的状况下,乘船随着季风来到陌生而不为人知的海岸,与当地人在一起相处6个月;锡兰国王第一次听到罗马的强大国势和公正的态度,被说服并派遣使节去觐见皇帝。(2)地理学家(甚至托勒密也如此)过于夸张这个新世界的面积,比起实际的版图要大15倍之多,向南一直延伸到赤道,向东与中国接壤。)派来的东方使节,非常谦恭地向罗马的皇帝致敬。(这些使节原本是被派来晋见君士坦提乌斯的。阿米阿努斯实在有欠考虑,流于低俗的奉承,因为他一定忘记尤里安在位期间很短,而使节来的路途非常漫长。)西方的国家对尤里安的丰功伟业,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都极为尊敬而忌惮。尤里安对高卢战争胜利所得到的战利品,根本没有放在眼里。他增添防御工事,加强色雷斯和伊利里亚边区的作战能力。多瑙河以抢劫为生的蛮族害怕他的名气,就会遵守条约的规定,未来不再恶意违反,这一点使他感到甚为满意。居鲁士和阿尔达希尔的继承者现在是他唯一的敌手,值得他运用武力大动干戈,他决定最后必须征服波斯,惩治这个长久以来一直反抗和羞辱罗马尊严的傲慢国家。(这位恺撒将亚历山大当成竞争的对手,把在亚洲的获胜看得太容易,认为自己一定会功成名就,无往不利。但是他应该知道克拉苏和安东尼的前车之鉴,他们就是败在波斯人的弓马之下。罗马人经历300年的战争,在美索不达米亚和亚述地区,没有征服过一个行省。)
波斯国王很快知道君士坦提乌斯的帝座已经易主,接位君王的个性与前任大相径庭。他谦虚地亲自提出富于心机的建议,也可能是出于一番好意,希望双方可以进行和平谈判,但是傲慢的沙普尔被尤里安的坚持所吓住。尤里安非常严厉地表示,他绝不同意在美索不达米亚几个城市的硝烟和废墟中召开和平会议,同时带着藐视的微笑说,不必派遣使臣,他决定尽快亲自访问波斯的宫廷。性急的皇帝敦促加紧军事准备工作,将领的职务已经调派好,编组一支所向无敌的大军成为重要的任务。尤里安从君士坦丁堡出发,经过小亚细亚各行省抵达安条克(362 A.D.),时间大约是前任皇帝过世后的第八个月。他雄心万丈想要立即向波斯的腹地进军,但是整顿帝国的形势是他无可旁贷的责任,他的宗教信仰要恢复对古代神明的崇拜,这些都是刻不容缓的事。再加上明智友人的劝告,高卢的军团要进入冬营,经过一段时日的休养生息,才能重振耗损的实力,东方的部队也要借此机会加强训练以培养高昂的士气,这样一来,只能暂时将作战行动延后实施。尤里安听从属下的意见,在来年春天以前将大本营设在安条克,这里的人民带着恶意嘲笑着君王仓促的行动,如果尤里安稍为延迟,也许嘲笑就会变成指责。